提高浮法玻璃原料质量的技术措施
如何提高浮法玻璃产品的质量?有经验的企业都是根据多年来生产实践总结出玻璃生产的“大四稳”——原料稳、燃料稳、熔化稳、成型稳,其中都把原料稳列为基础。
1.做好原料进厂的质量控制(1)工艺部门加强对矿点的加工工艺指导和质量检查,特别是对重点矿物如砂岩、白云石、长石等,从原料的选矿、开采、精选、加工、储存等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与控制,确保进厂原料的质量标准。当前原料的运输成本在逐步提高,有的运输费用比原料本身费用还高。如果原料质量不是在矿山进行控制,而是原料进厂后进行控制,对于经检验不符合标准的原料,如通过让步接收后在生产中使用,都会造成玻璃生产的不稳定,影响玻璃的产量和质量。
(2)通过原料均匀性的测定发现某一批料出现成分不均匀,可以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加以调整再进行使用。对难熔重矿物及杂质含量进行检查、测定,这在提高浮法玻璃质量、稳定玻璃生产中非常重要。由于重矿物在玻璃熔化过程中,难以完全熔化而被残留在玻璃原板上,形成固体夹杂物。重矿物的检查在国内浮法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其危害很大。
2.原料水分的控制原料水分波动问题在混合料生产中是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砂岩原料在混合料中占60%的比例,又属于湿法加工,一般进厂水分达7%~10%.水分含量大,波动也大,给混合料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矿山上或工厂内采取措施使砂岩水分降低到5%以下,经验证明砂岩水分降到5%以下后,称量中水分波动已很小,生产稳定性大大提高。
3.粒度的控制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粉体粒度技术标准,对控制粒度的筛网规格也都有不同的技术标准。国际上比较流行用等效体积颗粒计算直径来表示粒径,要使用国家计量认可的生产厂家的筛网作为粒度的生产控制与检验用筛网,确保粒度标准的严格控制与落实。
4.混合料质量指标的控制要认真分析当前混合料质量检验和控制的问题,参照行业标准制定适宜的检验和控制标准,确定严格的考核和控制方法,达到混合料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更加全面的利用化验站做好混合料质量控制,要制定好混合料检验的指标项目、标准、抽检频次、取样、制样和分析方法等。
(2)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量化出混合料的质量状况,计算出混合料的优级品率和合格率。
(3)切实加强工艺管理部门对化验站的领导,严格按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减少被检测部门的干扰和联系,严格取样的随机性,确保混合料检验的独立、准确、公正,使检测结果能够真实的反映混合料质量。
(4)在衡量混合料混合质量指标的时候,也需要测定其Na2CO3含量。
(5)工艺管理部门要根据日常抽查混合料质量的结果,控制检验和全分析检验的结果及统计完成情况,总结出混合料制备过程的分析报告.
相关资讯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纳米硅隔热防火玻璃厂家联系方式及选购指南
- 隔热与非隔热防火玻璃:性能差异与应用选择
- 防火隔热玻璃的防火等级解析:从国家标准到实际应用
- A级防火玻璃的维护与保养
- A级防火玻璃的生产工艺与结构特点
- A级防火玻璃的质量控制要点
- A级防火玻璃的选购与安装指南
- A级防火玻璃的核心性能指标
- A级防火玻璃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 A类防火玻璃耐火极限及隔热多少小时?全面解析国家标准?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